一、市場回顧
1、基礎市場
上周,滬深兩市雙雙收漲。截止收盤,上證綜指收于3510.18點,漲37.86點,漲幅為1.09%;深成指收于10696.10點,漲187.34點,漲幅為1.78%;滬深300收于4014.81點,漲32.60點,漲幅為0.82%;創業板收于2207.10點,漲50.86點,漲幅為2.36%。兩市成交73740.22億元,日均成交1.47萬億元。總體而言,小盤股強于大盤股。中證100上漲0.86%,中證500上漲1.96%。
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7個行業上漲。其中,房地產、鋼鐵、非銀金融表現居前,漲跌幅分別為6.12%、4.41%、3.96%,汽車、銀行、煤炭表現居后,漲跌幅分別為-0.41%、-1.00%、-1.08%。
上周,歐美主要市場漲跌不一,其中,道指下跌1.02%,標普500下跌0.31%;道瓊斯歐洲50 上漲1.22%。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不一,其中,恒生指數上漲0.93%,日經225指數下跌0.61%,印度孟買Sensex30指數下跌1.12%。
上周,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下跌0.07個百分點。
圖表:上周各類指數表現
數據來源:Wind、好買基金研究中心,數據截至2025-07-11
圖表:上周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幅
數據來源:Wind、好買基金研究中心,數據截至2025-07-11
2、基金市場
上周,國內權益基金普遍上漲,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0.83%,混合型和指數型基金平均分別上漲0.62%和1.53%。QDII基金平均上漲0.33%。
上周,權益類基金表現較好的是財通集成電路產業A和華夏優勢精選等;混合型基金表現較好的是前海開源滬港深核心資源A和中航混改精選A等;QDII式基金表現較好的是華泰柏瑞亞洲企業和天弘越南市場A等;指數型表現較好的是易方達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ETF和嘉實中證稀土產業ETF等;債券型表現較好的是華商豐利增強定開A和南華瑞澤A等;貨幣型表現較好的是招商招利1個月A和光大添天盈A等。
圖表:上周各類基金平均凈值漲跌幅
數據來源:Wind、好買基金研究中心,數據截至2025-07-11
二、近期焦點
中國6月CPI和PPI數據公布
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25年6月份,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.1%。其中,城市上漲0.1%,農村下降0.2%;食品價格下降0.3%,非食品價格上漲0.1%;消費品價格下降0.2%,服務價格上漲0.5%。上半年,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.1%。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.1%。其中,城市下降0.1%,農村持平;食品價格下降0.4%,非食品價格持平;消費品價格下降0.1%,服務價格持平。
6月份,擴內需、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。CPI同比上漲0.1%,為連續下降4個月后轉漲。CPI由降轉漲主要受工業消費品價格有所回升影響。CPI環比下降0.1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1個百分點。食品價格降幅小于季節性。PPI環比降幅與上月相同,部分行業價格呈企穩回升態勢。
(來源:Wind)
特朗普宣布最新對等關稅稅率
特朗普宣布將在8月1日開始實施新關稅政策,并表示不會再批準延期。特朗普還稱將于美東時間7月9日早上發布至少7個對相關貿易國的關稅信函,同日下午將陸續公布更多。
特朗普宣布將對進口銅制品課以50%關稅,還表示醫藥企業或享一年緩沖期,之后其海外生產藥品將面臨200%懲罰性關稅。此外,特朗普施壓印度稱其參與金磚國家機制或面臨額外10%關稅,并且可能會在未來兩天內單方面宣布對歐盟征收新的關稅稅率,理由是歐盟對美科技公司征稅和罰款。
特朗普稱對華貿易協議非常公平,并定期和中國領導人交談。不過,特朗普面臨與中國在8月中旬的關稅協議期限,若談判失敗,對華關稅將回升至145%。彭博社指出,特朗普偏愛通過制造貿易摩擦獲取關注和小勝利,但這種策略難以對中國奏效。
歐盟即將與美國達成一項初步貿易協議,該協議將使商用飛機部分免于關稅,利好空客,并為部分德國汽車制造商如寶馬和梅賽德斯爭取到關稅豁免。協議還將為歐盟烈酒出口提供關稅減免。歐盟方面正推動設置配額并爭取對汽車、汽車零部件、鋼鐵和鋁產品的美國關稅進行豁免或降低。若在8月1日前無法達成協議,幾乎所有歐盟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將提高至50%;而若協議成功達成,則將統一鎖定10%關稅稅率。
(來源:Wind)
三、好買觀點
股票型基金投資策略
上周市場強勢上漲,周五放量上漲,A股多個股指創下年內新高。宏觀層面,國內6月CPI數據略超預期,但PPI數據持續走低;美聯儲多位官員表示可能于7月降息,美國硬數據依然強勁,非農就業數據強勁但私人部門就業略顯頹勢;美國對日韓征收25%關稅,但大部分國家關稅并未高過4.2水平,且90天暫緩期延遲到了8.1,關稅緊張氣氛進一步緩和。結構上,銀行持續創新高,得益于保險資金的持續流入;地產相關鏈條由于“小作文”而上漲;科技和創新藥板塊有所表現但持續性不強;稀土板塊由于龍頭公司盈利暴增而持續大漲。
展望后續,上證指數目前看有效突破了3500,市場熱度較高,但結構分化依舊較大。基本面預期角度,當前市場對7月底政治局會議預期不高,但對房地產行業政策期待較高;社零走強反應以舊換新政策起效,各地陸續給出刺激消費新舉措,但政策退坡預期影響市場對內生需求修復的信心。資金流角度,保險資金是目前大盤的主力軍,其余資金有望接棒。在股指沖高、宏觀經濟暫未迎來全面復蘇的背景下,需更注重結構。短期更加推薦AI、半導體方向以及科創主題,消費和醫藥保持中期關注,部分低估的紅利資產可以繼續打底,順周期資產繼續等待布局機會。
債券型基金投資策略
本周債券市場利率債各期限收益率有所回調,信用利差修復明顯,信用債表現強勢。調整原因來自多方面,一方面A股市場的強勁表現帶來的資金風險偏好轉移效應,一方面資金面中性偏緊,且后續稅期臨近,資金面預計會持續偏緊。另外存在市場監管傳聞,導致利率債收益率整體性回調。
后續來看,股票和商品的走強對債券市場的后續表現可能存在短期的擠壓效應,同時偏緊的資金面預期也可能使得債券市場短期承壓,短期內債券市場回調的風險相對較大。從相對中長期的視角來看,“看股做債”還是“股債雙牛”仍需關注政策端的流動性投放行為。當前經濟數據層面仍未呈現明顯的價格和經濟復蘇的信號,貨幣政策的發力仍然可以期待。
QDII基金投資策略
隨著美國經濟硬數據繼續展現韌性,通脹按預期下行,大規模支出和減稅法案通過,市場開始討論美國是否已進入“金發姑娘”時期(經濟上行+通脹溫和),而不再是完全事件驅動主導。這種市場預期的轉變值得注意。美股市場內部,由于關稅前景仍不明朗,市場持續缺乏催化劑,行情呈現橫盤整理,前期表現好的股票回落,而小盤股羅素2000的對沖基金空頭頭寸處于4年來最低水平,說明科技大票有超買跡象,落后股正在補漲。宏觀背景有利(大而美法案通過、關稅截止日推遲、市場預期降息、財政部發債計劃調整)是美股整體上行、動量輪轉的主要邏輯。接下來需重點觀察下周二開始的財報季。
海外資產的配置仍然建議去風險化、去集中化:降低在股票資產上的風險偏好,增加債券、黃金甚至石油作為對沖,股票資產內部從集中在美股為主到進一步分散至其他股票市場。